臺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
*:::
*網站地圖*回首頁*English*常見問答*意見信箱*RSS*雙語詞彙*分類檢索*網路郵局*住院費用繳納回報  
最新動態

認識本院

就醫資訊

醫療團隊

科別介紹

醫學園地

便民服務

連結:網路掛號(另開新視窗) 連結:門診時刻表 連結:看診進度查詢(另開新視窗)
*
  :::最新動態
  *

最新消息

*
  *

各科新聞

*
  *

招標資訊

*
  *

人才招募

*
  *

社區活動列車

*
  *

停代診公告

*
  *

政令宣導

*
*



*:::
*

* 目前位置:首頁 > 最新動態 > 最新消息 > 新生兒垂直感染弓形蟲感染症,疾管局籲孕婦勿生食肉類! * 回上一頁
*
最新消息
*
更新日期: 2023-12-05
*


* 最新消息
*

友善列印

*

新聞標題

  新生兒垂直感染弓形蟲感染症,疾管局籲孕婦勿生食肉類!
*

發佈單位

  感管室

發佈日期

  2010-02-27
*

附檔下載

  新生兒垂直感染弓形蟲感染症,疾管局籲孕婦勿生食肉類!
*

新聞內容

 

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首例弓形蟲感染症確定病例,個案為中部地區新生兒男嬰,於2月上旬出生(妊娠週數37週),出生時外觀無明顯異常,但經由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腦部有標靶狀鈣化及空洞,目前診治醫院已領用罕見藥品pyrimethamine治療中。案母於懷孕6~7個月左右,醫院婦產科醫師於產檢時發現胎兒體重未增加,即已懷疑遭受先天性感染,新生兒於出生後採集腦脊髓液檢驗確認。經疫情調查發現案母曾於懷孕24週時生食醃豬肉,平時亦有生食醃豬肉的習慣,可能為母親遭受感染後,個案再經母子垂直感染。
弓形蟲(Toxoplasma gondii)是弓形蟲感染症的致病原,是一種細胞內寄生的原蟲,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,人類因誤食貓糞便污染的水、食物或吃到未煮熟已感染的動物組織中的囊體而感染,潛伏期為10~23天,免疫弁鄍膨`的人感染弓形蟲,通常沒有症狀,少部分急性感染的病患,會出現淋巴結腫大、倦怠、衰弱及中度發燒(38~38.5OC)的情形。未曾感染之懷孕婦女於懷孕期間感染弓形蟲,可經由胎盤傳染給胎兒,造成孕婦流產、死胎或胎兒異常,倖存的新生兒,日後可能出現視力不良、學習障礙或發展遲緩等。如免疫弁鉒妘揪抪P染,腦部通常是最常被侵犯的部位,易引起腦膿瘍,造成意識不清、抽搐、肢體動作障礙及語言障礙等,嚴重者可能致命。
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(特別是孕婦或免疫弁鉒妘揪怴^食用肉類前應以66℃以上加熱或煮熟,避免在烹調過程中試吃,並避免接觸來路不明的貓隻;家貓應餵食乾飼料、貓罐頭或煮熟的食物,避免家貓出外覓食;接觸過生肉的手、砧板、菜刀及碗盤等物品,應以清潔劑及清水洗淨;整理花園或接觸可能遭受貓糞污染的泥土時需戴手套,事後應加強洗手。

*

回最新消息列表

首頁

上一則

首例腸病毒重症確定個案,預防腸病毒,呼籲勤洗手及注意重症前兆病徵

下一則

宜蘭縣政府勞工局(職業災害權益宣導)




 
**
*

到最上面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