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
*:::
*網站地圖*回首頁*English*常見問答*意見信箱*RSS*雙語詞彙*分類檢索*網路郵局*住院費用繳納回報  
最新動態

認識本院

就醫資訊

醫療團隊

科別介紹

醫學園地

便民服務

連結:網路掛號(另開新視窗) 連結:門診時刻表 連結:看診進度查詢(另開新視窗)
*
  :::最新動態
  *

最新消息

*
  *

各科新聞

*
  *

招標資訊

*
  *

人才招募

*
  *

社區活動列車

*
  *

停代診公告

*
  *

政令宣導

*
*



*:::
*

* 目前位置:首頁 > 最新動態 > 最新消息 > 美國出現32起食用受汙染蘿蔓生菜感染大腸桿菌病例,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,並呼籲國人注意飲食衛生! * 回上一頁
*
最新消息
*
更新日期: 2023-12-05
*


* 最新消息
*

友善列印

*

新聞標題

  美國出現32起食用受汙染蘿蔓生菜感染大腸桿菌病例,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,並呼籲國人注意飲食衛生!
*

發佈單位

  感管室

發佈日期

  2018-11-26
*

附檔下載

  美國出現32起食用受汙染蘿蔓生菜感染大腸桿菌病例,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,並呼籲國人注意飲食衛生!
*

新聞內容

 
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(FDA)及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發布警訊指出,近期該國出現32起大腸桿菌O157:H7型感染病例,均與食用蘿蔓生菜有關,並建議消費者避免食用蘿蔓生菜,直到有更充足的調查結果為止。疾病管制署表示,國內自民國88年將「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」納入甲種法定傳染病,並於93年修正公布傳染病防治法,將該疾病修正為第二類傳染病,監測迄今,僅於90年8月確診1例外籍男童,經調查其感染源不排除可能於僑居地感染;因應國外此次感染事件,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,以維護國人健康。
疾管署表示,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為食因性傳染病,致病原為大腸桿菌,人可經由接觸受感染的動物、食入受汙染食物、飲水,或經與患者直接接觸而感染。該病潛伏期約2至8天,感染初期會出現水瀉、腹痛,病情惡化後出現嚴重腹瀉及血便,嚴重者成人會有腎衰竭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,小孩則有溶血性尿毒症候群,嚴重者可能導致長期洗腎或造成死亡。過去美、日等國曾發生經由未煮熟之肉品或未滅菌之果汁、乳品造成大規模食因性感染疫情。
疾管署進一步指出,大腸桿菌血清型約100多種,病原所產生的志賀毒素是導致腸黏膜出血及腎臟病變的主要原因。產志賀毒素性大腸桿菌主要為大腸桿菌O157:H7或O157:N,另其他血清型的大腸桿菌如O26:H11, O111:H8, O104:H21等也可能造成相同症狀的疾病。
疾管署呼籲,民眾前往美國、加拿大旅遊或商務活動,要注意飲食衛生及飲水安全,避免生食或飲用未經滅菌處理的生乳、果汁;用屨e、上完廁所或接觸動物後,應使用肥皂澈底洗手,降低感染風險。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,應儘速就醫,並將旅遊史及飲食史告知醫師。國人如已購買美國、加拿大進口蘿蔓生菜且尚未食用完畢,應注意該生菜衛生情形,有疑慮應停止食用;已食用者若發生身體不適,應儘速就醫。醫師如遇到疑似病患時,請儘速通報,並採集相關檢體送驗,及早給予病患適當治療,防範疫情擴大蔓延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(https://www.cdc.gov.tw),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

*

回最新消息列表

首頁

上一則

近期早晚溫差大,籲請民眾落實個人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,防範流感病毒威脅!

下一則

防範流感併發重症,接種疫苗事不宜遲!




 
**
*

到最上面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