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標題 |
|
常見運動傷害 |
 |
發佈單位 |
|
網站管理員 |
發佈日期 |
|
2009-10-28 |
 |
附檔下載 |
|
常見運動傷害
|
 |
新聞內容 |
|
(一)肌肉拉傷、韌帶或合併關節扭傷如何處理?
1.處理原則PRICE
(1)保護患部(Protection)
防止再次傷害,可使用繃帶包紮做固定。
(2)休息(Rest)
如扭傷,先讓扭傷部位休息,患部勿再運動與活動。
一般扭傷休息兩週、拉傷休息三週。
(3)冰敷(Ice)
冰袋置於受傷部位,受傷後48-72小時內進行,每隔2-3小時冰敷20-30分鐘。勿讓冰袋直接接觸皮膚並嚴禁推拿、按摩與熱敷。
(4)包紮壓迫(Compression)
以彈性繃帶包紮於受傷部位,從傷處幾吋之下開始往上包,大約以一半左右做螺旋狀重疊,經過受傷的地方則較鬆。每兩小時休息半小時。
(5)抬高患部(Elevation)
受傷的肢體用枕頭、棉被、衣服等墊高,抬高患部,避免腫脹。
注意:若懷疑有骨折時,應以骨折方式處理。
(二)關節脫臼如何處理?
1.用枕頭或襯墊支撐傷處,維持傷患最舒適的姿勢。需要的話,用繃帶或懸帶固定傷肢。
2.立即送醫治療。
3.不可試圖將脫臼復位,因為可能造成附近組織的危害。懷疑有骨折時,應按骨折方式處理。
(三)骨折如何處理?
1.處理原則
(1)勿做不必要的移動,小心檢查疑似骨折部位的傷勢。
(2)處理骨折前,必需先處理傷者之窒息、出血及嚴重創傷等。
(3)嚴重骨折的傷患須預防休克。
(4)除非對生命有危險,否則應在發生意外地方先予骨折固定,再送醫。
(5)開放性骨折先用乾淨布類覆誘峊]紮傷口,若骨頭突出傷口外,先以乾淨布覆誑[以環狀包紮,以免外力直接壓到突出部位,勿以手接觸傷口外之骨端,或使之復位,以免加重損傷及造成污染。
(6)在固定夾板時,若骨端退回肌肉中,送達醫院時應告訴醫師。
(7)固定骨折時夾板長度應超過兩端關節,在夾板與肢體間應加墊軟物襯墊,以免壓力過大或磨擦。
(8)在危急情況下找不到夾板或代替物時,可以用傷者的健康肢體充當夾板骨折,支托固定傷肢(如左、右腳)。
(9)骨折固定時不可太鬆或太緊,固定時在未受傷部位(健側)打平結。
(10)不要只單方面注意,而延誤其他有威脅的傷害,如腦震盪,顱內出血,內出血等。
(11)急救處理後立即送醫。
2.代用夾板
緊急運用或找不到夾板時,可用樹枝、竹板、長木條、捲軸報紙、
雜誌、雨傘、登山杖或門板(脊椎骨折用)等代用品。
3.常見骨折及處理方法
(1)手指:使用小型夾板,再用繃帶包紮固定如下圖。
(2)前臂:使用中型夾板,兩個再用三角巾包紮固定及托臂如下圖。
(3)肘關節:使用中型夾板一個,再用三角巾包紮固定如下圖。
(4)上臂:使用中型夾板一個,再用三角巾包紮固定及托臂如下圖。
(5)肋骨與胸骨骨折
特點:呼吸用力或咳嗽時骨折處疼痛加劇。
◎ 緊急處理:
1.鬆開頸部、胸部及腰部之衣服。
2.僅單純骨折時:
(a)用三條三角巾固定胸部。
(b)除非另有原因,傷患可採坐姿或步行傷患運送。
(6)脊椎骨折
特點:
A.如為頸椎骨折,將造成四肢癱瘓。
B.如胸椎以下脊椎骨折,將造成下肢喪失感覺與運動。
C.骨頭斷裂處有時可由外表摸出。
緊急處理:
A.令傷患安靜不動的躺著。
B.先處理嚴重出血或呼吸停止,維持呼吸道暢通。
C.如易於獲得醫療時,不可移動傷患,予以保暖等候醫師處理。
D.如不易獲得醫療時:將傷患固定於硬板上,
(a)三人在傷患之一側,雙手抓住傷患對側之衣服,並平均在身體之各部位。另一人在頭端托住傷患之頭部。
(b)由頭端之急救員下令,三人一同將傷患滾轉面向急救員,應使轉動時頭與脊柱成一直線。
(7)膝趕庚岱憿G
特點:膝酷s曲會劇烈疼痛,甚至無法彎曲。
緊急處理:
用大型夾板一個,再用三角巾包紮固定,如下圖。
(8)鎖骨骨折:
特點:
A.傷患會因疼痛而不敢移動患側手臂。
B.患側肩胛下垂。
緊急處理:
可用一條帶狀三角巾在兩肩環繞做8字形包紮,在背後打結。再用臂懸帶將傷側手臂吊起來。
(9)大腿骨折
特點:
A.彎曲大腿時劇烈疼痛。
B.容易造成肺栓塞或大出血,需特別注意。
緊急處理:
用兩個大型夾板相接放在傷肢一側,另用大型夾板一個在傷肢另一側,再用三角巾包紮固,定再將未受傷之肢體綁在一起固定。
(10)小腿骨折
特點:無法行走。
緊急處理:
用大型夾板二個,再用三角巾包紮固定,並與另未受傷之一腿綁在一起固定如下圖。 |
 |
|